东莞圣牛机械厂
首页 | 联系方式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手机站

产品目录

联系方式

联系人:业务部
电话:0769-758336
邮箱:service@dtkongtiao.com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正文

详解全球稀土发展格局

编辑:东莞圣牛机械厂  字号:
摘要:详解全球稀土发展格局
【中国建材网】“现在说可以替代稀土,应该只是一种谈判手段”

“1992年邓小平说‘中东有石油,中国有稀土’的时候,包括我们自己还没感觉出稀土在战略上有那么高的位置。”无机化学家、中科院院士黄春辉对《望东方周刊》表示。

不过,随着2010年稀土之争的加剧,即使最普通的中国人也开始关注“稀土”这个字眼。“近两三年,国家对稀土的重视程度加大很多。”五矿集团公司五矿稀土研究院院长廖春生对本刊记者说,作为科研人员他的感受比较强烈:原来能争取到十几万研究资金就觉得很不容易,现在国家一个项目就是几千万,甚至上亿。

其实根据中国商务部和中国稀土学会等机构的统计,中国目前虽然拥有全球30%的稀土资源,但是按人均资源量计算,已属稀土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。在此情况下,中国却拥有世界90%的产量。这是为什么?

停产的外国稀土

从稀土的工业储量来看,稀土不仅存在于中国,在美国、澳大利亚、越南、俄罗斯及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区都有一定的储量。根据2009年统计,美国稀土储量占世界13%,而产量为零;俄罗斯储量占世界19%,产量为零;澳大利亚储量为540万吨,产量也为零。

根据统计,占有全球70%稀土储备的其他国家只开采不足10%的稀土资源。

“尽管稀土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资源,但1995年以后世界上绝大部分稀土都是由我们来供应。”被称为“中国稀土之父”的中科院院士徐光宪对《望东方周刊》表示。

比如美国,目前没有一家稀土加工厂在运营。

其实在20世纪,美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开采稀土,只是中国稀土技术在世界引发的一场冲击波改变了这一情况。

上世纪60年代,世界最大的稀土矿---中国的白云鄂博开始向国外少量出口稀土。当时在世界范围内,稀土开采主要集中在美国一家叫做MountainPass的稀土矿。而较为先进的稀土分离技术则被法国Rhodia稀土厂掌握并垄断着。

彼时,中国急需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稀土生产大国。要做到这一点,关键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稀土分离技术。70年代后期,中国研究出了“稀土萃取串级理论”。

黄春辉回忆说,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,可以很便宜、高效地进行稀土分离,“从前从一个矿过来到设计出产品,流程一年都做不完,在这个理论指导下,新的技术工艺一个月就可以完成。”

到90年代,中国的稀土分离技术逐渐领先世界,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场“中国冲击波”。比如,美国Ames实验室是全球较早做稀土的机构,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稀土分离。它的提取浓度是每升百分之一克。而中国用萃取理论,提取的浓度达到一升几百克。国际上开始意识到中国有纯度很高的稀土。

“中国稀土分离技术的低成本、高效应用,生产出大量单一品种的稀土,一方面形成了对国外稀土生产的强烈冲击,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稀土研究和应用的快速发展。”廖春生说。

随着稀土分离技术路径的清晰,稀土行业的高利润也开始被发现,“分开的单一稀土产品比没分开的价格高许多。特别是一些产量小的元素比没有分开时,贵出几千倍。”徐光宪说,民间有说法:送出一车稀土,可以开回一辆桑塔纳。

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,地方稀土厂、私营稀土厂一哄而上,中国短时间内涌现近100家稀土厂。当时全世界的稀土需求量只有10万吨,中国的稀土分离能力到了15万吨以上,开始超过了需求。

在中国强大的稀土生产能力下,各国不再开采自己的稀土,都购买中国稀土。到90年代中期,世界较大规模的稀土企业均关闭了生产线,法国的Rhodia厂和美国的Morlycorp厂相继停产。
上一条:涂料市场消费群呈现四大新趋势 下一条:拜耳加强作物保护产品组合